太過用力地凝視人間的話,會處於迷茫的常態裡,因為超乎人所能理解的事情太多。如果可以不理解這些「不理解」,就能夠處於「理解」的狀態裡。但,這不是凝視人間的人所可以有的能力。
使用花精大約已有六七年,可以口頭閒聊,一直很難下筆描述發生了什麼事。最具體的都是碎片,連貫的脈絡則難以陳述,或說,陳述起來會像「今天心情好,酸梅吃起來都有春天的鮮味」之類無法成為使用效果證據的感受分享。
最早聽到「花精」,是十多年前使用精油期間,在網路讀到一篇中醫分享他如何使用「急救花精」處理突然昏迷的病患。於是,長久以來留了個印象,認為花精就是西洋草藥。好像有的長期憂鬱症患者會找聖約翰草(St. Johnswort)來改善自己的情況一樣。
第一次使用花精的經驗就很激烈。那時接受的是英國傳統處方。第一輪先是活力迸發,日夜都興致勃勃地做這做那,一點都不困倦;第二輪則是完全陷於輕柔飄忽的狀態中,時不時就可以睡倒。但,似乎也是藉著花精輔助被壓抑的人格出現,做了他想做的事,所以在同步進行的心理諮商中,內在衝突的思想逐漸願意且能夠達成協調共存。
個體內的意識能協調是困難的。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人對自己的特質總是會有好惡,整個社會通常也教導人們厭惡這個、喜好那個,於是人很難正視自己的全部、接納自己的全部,而被摒棄、壓抑的部分,自然很難獲得引導,朝正向發展,甚至在壓抑裡造成了反向發展,於是招致更大的厭棄與壓抑。如是,惡性循環。如是,人一生都需要協調自我意識。
最近一回合的花精療程,走的仍是釋放與整合的主題。但不像之前那麼「舒服」。好像鞋匠最一覺醒來就有雙精工縫製的皮鞋放在檯上等著他去賣出高價那樣坐享其成地迎接自己身心狀態的改變。這一波更像是生命的扭轉與衝破。
起點是兩年前,覺得自己應該要改變現況,當時伴隨著左肘拉傷,以及因為靈的匱乏,想辦法找了一處空間去進行避靜。同時接受了德國式的花精處方,第一輪仍是像之前一樣溫和的,加上避靜,似乎心態有所展開。及至出關後開始服用第二輪,卻有一種「激烈」感,好像我服下的是味道強烈的東西還是什麼藥效刺激的配方。我因為「不好好按照指示服藥」的羞恥感阻礙,延遲了很久才反應。應用師覺得奇怪,因為他已經用的是很溫和的配方了,照理不會造成什麼激烈的狀況才對,所以建議我回去服用上一輪配方。這下,狀況變得可有可無,於是不了了之。繼續日常生活。
不久前,又覺得自己被卡得太厲害了,希望有所突破,再找了一次應用師拿處方。這次,同時發生的是胸椎為中心的背痛延伸到左臂,以及靈的匱乏與渴望。剛好,那段時間家裡只有我一人,於是形成某種避靜態。也就是,找不到其他人與事分散注意力,必須專注面對自己。
這次,服用的時候,有很大的情緒反彈出現,內在小孩跑出來大哭,覺得自己要被殺掉。這個孩子是我在企圖「變好」、「變成熟」時會去壓抑的特質,也是應用師當年忽視過的特質,所以這個孩子,並不信任應用師。
我吃驚之餘,先去找了自己上次配方的記錄,發現那時覺得「激烈」的配方與這次配方幾乎雷同,也發現了那時自己的狀況與現在幾乎雷同。就連絡了應用師,當我們兩個人先後對那個內在小孩表示錯待的歉意後,內在小孩立刻安穩下來,願意配合。
於是針對主要心理問題改成用單方,用更緩慢的方式處理。而正好身體疼痛的部位與此心理問題是相對應的,所以配合單方精油加在基礎油裡塗抹全身(主要是疼痛的部位)。
個人經驗大概如此,檢查不出確實所以然,又不大不小久久不癒的生理問題,通常比較相關於心理問題。在某次心理課程上,學員們一起整理教室,之後,講師對某個常有莫名腰痛的學員說:「看你搬東西時巴不得所有東西一把抓的樣子,想要不腰痛,真是很難。」確實人的個性與心理會影響自己的生理外觀與健康狀況。所以在把相關的問題移除後,自然肉體也會痊癒,而這並非不藥而癒。
平靜、滿有衝勁、憤怒、沮喪的混亂交替是經常的,但在過程中學習看見自己被判斷為「惡」的面向,接受後,會發現這些「惡」並不真的想要「為惡」,只是有些傷害與失落的不能挽回,如果可以陪伴,甚至可以給予解決方案的時候,這些「惡」會安靜。甚至可以說,這些「惡」其實是種企圖為自己維護公義、求生的機制。
真是很抱歉,直到現在還是沒好好照顧你們。
單方服用的成效比預期快,大約半個月後就進入了表層花精的處方,同時,延宕數月的背痛也逐漸痊癒。當然,不僅僅是服用跟塗抹花精,簡單的保健、正確的姿勢及盡量避免用力等等生理維護也是必須的。
剛好養成割捨與輕裝出門的習慣來因應自己的年齡。
逐漸與自己的感受連結,恢復趨吉避凶的生物本能,於是有能力為自己判斷,並學習拒絕或爭取。即便有花精支援著,都不是個順利的過程。就像所有心理治療,自己要有改變現況,更趨近更真實與更整全自己的盼望與企圖。於是,在拉扯間,也進入了這階段完整配方的使用。不是用完了就好了就結束了,而是相信自己現在做的每一點努力,對自己的未來都是有意義的。
好像還不是能夠很量化地描述發生了什麼事,可是因為人生本來就不是可被量化的,或說,可被量化的部分只是碎片。也許,凝視到某一天,終於可以理解並可以言說吧!在那之前,都是這樣地疑惑。
2017.4.25 慧心
--
療癒裡,也許沒有簡單的答案,花精一喝就立即特效,
有時,療癒是快車,杯水花精後,立刻坦然,
有時,療癒是慢車,宇宙漫遊醒來,還在原地跌坑八風吹不動,
而應用師的內在心法是放鬆,澆水後,不期待也不問的等待時機到來花遍開,
總是要放手交給神,而神給願意敲門的人開門又開窗。
漫漫長路,我們一步又一步,
曾經我們戰戰兢兢的膜拜療癒的倫理心法,避免投入和各種投射,
然有一天恍然大悟,一切終不可避,療癒關係就是人際關係,關係是各種愛的折衝,
若非我們一起信任著懷抱可能被愛也被傷害的可能性攜手往前,
看見所有生命還需要被療癒之處,敲門...
也許能親見神。
謝謝所有一起曾經在途中的人們
Iris